干燥的季节,嘴唇很容易起皮,对待这些烦人的皮,很多人喜欢一“撕”了之,但撕皮一时爽,落得满嘴伤。中医教你从根本上解决起皮。
为什么嘴唇容易干燥起皮呢?
原来,嘴唇上的皮肤组织结构层很薄,由于它本身没有汗孔,没有皮脂腺,所以对秋冬季节日趋干燥的空气、低温等环境自然就特别敏感。唇部的干燥会造成唇纹明显、表皮脱落,并让口红失色,甚至油性的唇膏也无法令这种情况改观。
嘴唇问题 ,中医怎么看?
1
脾经蕴热
《望诊遵经》言:“唇枯槁者,病在脾……唇枯槁无泽者,脾热也。”感受热邪或过食肥甘厚腻致脾经蕴热,热灼津伤,无以上润口唇;脾开窍于口,其华在唇,言语过多伤津耗液,均会导致口唇枯槁,脱屑皲裂,焦而无泽。此证最为常见。
2
肾虚失养
年高肾亏、久病延肾、房劳过度,引起肾之阴阳不足,阴虚火灼于上,则舌瘦唇焦;阳虚寒盛于下,气血失于温运,不能上荣,则口唇干瘪、无泽、生皱。
3
气血津液不足
《素问五脏生成篇》云:“脾之合肉也,其容唇也。”因饮食失宜导致脾胃虚弱。脾虚不能统摄血液,血液运行失常,血不归经可致出血,失血过多则口唇苍白。脾在色为黄,脾气虚,则口唇黄。
4
感受风寒之邪
正气素虚,复感风寒之邪,寒性收引凝滞,致气涩津亏血少,不能上荣于唇,或又经舔舐,出现口唇干燥皲裂。
5
唇脂、唇膏应用不当或唇部疾病
使用劣质的唇膏、唇彩,或涂抹时间过久,或者舔唇、咬唇,以及日光照射等也会导致急慢性唇炎的发生。唇风、唇疮等疾病后期,也会出现口唇干燥、脱屑甚至皲裂。
嘴巴起干皮?日常应该如何预防
1、首先要注意唇部的保湿与保暖。可以选用香油、蜂蜜或者冻疮膏,也可以用无色的唇膏来保持口唇的湿润,也可以通过佩戴口罩,来避免风吹和日晒等外界刺激。
2、注意口腔卫生,避免使用劣质的化妆品或者牙膏,不抽烟,少饮酒,从而减少对口唇粘膜的刺激。
3、饮食清淡,少吃辛辣刺激或者肥甘厚味,特别是辛辣刺激食物,如辣椒、胡椒、孜然等。
4、避免舔唇或者咬唇等不好的习惯,更不可用手去撕唇部的干皮。
嘴巴起干皮?日常食疗方
——银耳百合莲子汤——
煮出胶质的银耳汤口感粘稠顺滑,水水润润,软糯的银耳浸透了冰糖的清甜和其它食材的香气,香浓醇美,热乎乎地来一碗,直润到人心底去。
材料:银耳(干)20克,莲子20克,百合20克,枸杞子3克,冰糖适量,纯净水800~900毫升
做法:
1.准备好需要的食材。
2.莲子和百合提前两个小时用水浸泡,银耳提前半小时泡发即可。
3. 把泡发好的银耳去根,撕成小碎片,越碎越容易出胶。
4.把泡好的莲子去芯。
5.把银耳、莲子、百合一起倒入养生壶内,注入纯净水,盖好壶盖。
6. 启动养生壶滋补汤的功能,一个程序是45分钟。
7.剩余10分钟的时候加入冰糖。
8.出锅后加入枸杞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51xisui.com/post/554.html
文章来源:admin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发表评论:取消回复
验证码(*)
正文(*)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